学校首页 | 图书馆 | 办公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信息 > 正文

《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pplications》、《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发表我校在“仿生组织血管支架材料”领域研究论文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3-18 】

近日,我校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尹岸林博士发表“仿生组织血管支架材料”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论文,相关成果以《聚乙二醇化壳聚糖和聚乙二醇化聚乳酸己内酯用于血管修复的体外研究》 (PEGylated chitosan and PEGylated PLCL for blood vessel repair: An in vitro study)PEG化壳聚糖和聚(L-乳酸-ε-己内酯)双层血管支架在犬股动脉中的性能研究》 Performance of PEGylated chitosan and poly (L-lactic acid-co-ε-caprolactone) bilayer vascular grafts in a canine femoral artery model为题,于2020年初先后发表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pplications》及《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论文第一作者及第一通讯作者均为我校副研究员尹岸林博士独立完成。

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在仿生组织支架制备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将该技术制备的支架与涂层技术结合,其共同构建功能型人工小血管支架植入体内进行修复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研究发现,人工血管支架,尤其是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在植入体内时会出现凝血、支架管腔内皮化不足,平滑肌细胞迁移受阻等,从而导致血管支架移植之后出现急性血栓,血管再狭窄等问题。因此解决支架材料的抗凝血问题,优化血管支架的微观结构,制备功能型血管支架是成功修复血管组织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备了具有双层结构的小口径血管支架。亲水性的聚乙二醇(PEG)可以与水分子强烈结合形成表面水化层,它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浆蛋白和大部分血液成分的吸附,而大孔的纤维结构有利于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从而构建血管组织的骨架结构。将PEG通过化学接枝到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壳聚糖上,构建血管支架的内层;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可水溶的PEG与聚乳酸己内酯共同组成血管支架的外层结构,经水处理得到大孔的纤维结构。对该双层结构的支架进行了理化性能研究,后经过参数的优化,进一步研究了该支架的生物学功能,并以大型动物比格犬股动脉缺损为模型,评价该血管支架的血流通畅性及新生血管组织的功能性。

                                              

 (论文DOI10.1177/0885328219875937 10.1016/j.colsurfb.2020.110806)